近日,福建省政府正式出台《福建省城市公厕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提出要开展“厕所革命”,抓好城市公厕建设,根据实施意见,2010年-2011年上半年,福建省市县(区)城区和试点小城镇新增1050座公厕。
11月19日是“世界厕所日”,在此前夕,我们把目光聚集在福建即将开展的“厕所革命”,谨以此话题献给那些曾经被如厕困扰过的广大网友!
目前,福建省已建成城市公厕2500座,大部分独立式公厕免费开放,但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的平均每万人拥有3-5座公厕的标准相比,全省城市主城区公厕缺口1000座以上,大部分城市公厕设置的数量、标准和管理水平与群众需求有较大差距。
在福建,城市公厕缺口大,群众如厕难一直都是困扰城市文明的头痛话题,来听听各地当事人怎么描述如厕难。
记者:厦门如厕难,鼓浪屿是标杆。旅游高峰期岛上如厕,已不仅是增设几个公厕所就能解决的。国庆期间,鼓浪屿4天共接待了30万人,根据公厕设置的政府相关标准,鼓浪屿的公厕密度已经远远超标,问题依旧没有得到缓解。
市民:在胡里山炮台发现残疾人专用厕所大门紧闭,里面的木门和外面的不锈钢门,都打不开。“花钱弄了这么个专用厕所,现在却闲置不用,难道只是充门面的?”公厕旁的值班人员表示,专用厕所使用率低,他们平时都锁着,有游客需要时才打开。如此做法实在尴尬。
司机:在殿前公交站附近发生了这样一幕,一辆的士忽然停在路边,司机急冲冲地从车上下来,找到个背光处,拉裤链,“放水”,提裤子,一气呵成。事实上,许多市民都曾目睹过类似的景象。然而,司机们又何尝愿意在大马路上做这不堪之事?
打工者:流动人员随地大小便,已是厦门火车站的老大难,让人困扰的是:火车站不是没有公厕,广场上就有24小时开放的移动公厕,火车站出口南侧也有一处。只是这两处公厕连小便也要收1元钱。这不得不让人感叹,如此场所却连公共服务设施都跟不上!…[详细]
市区吴先生写的一封投诉信:
我们这儿附近有一个厕所,几百号男女老少的重大问题都是在那儿解决。以前那个厕所又破又脏,情况严重得都没法说。老有人反应,厕所是不是该修该整洁一下?老有人回答,好的,好的,马上就修。就是没有动静。厕所依旧脏着。所有的方便和不方便都在进行着。
后来某一天,厕所塌了。这下可好了。上个厕所,要走大约100多米,过一条马路,然后再走五十米左右才到。那还不是个公用厕所,掏钱也还得看人家的脸色,不让你用,你就再跑远点。这有什么办法?!饭可以不吃,厕所却不能不上。…[详细]
点评:在福州万象城,每年都举办一次啤酒节,开在附近的那家“麦当劳”餐厅义务地成了专用“公厕”,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洋餐厅,做餐饮的竟也能为不少市民解决“内急”尴尬,免费不说而且服务还一流。
世界上有个世界厕所组织“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”,它也简称WTO。
“WTO”曾给出过一组数据:每个人每天大约上厕所6至8次,一年就是约2500次。如此说来人的一生大约有二年时间耗费在厕所里。所以“蹲坑”之事亦非小事,生活在城市中我们一直在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而呐喊,同时也在经历着公共厕所一次又一次的便民运动。
2004年11月18日,福州环卫部门传来消息,今后城市公厕的更新改造中女性蹲位将至少与男性等同,最佳的比例将达到6∶4;2010年11月15日,福建省妇女联合会宣布,省政府已将性别意识纳入公共设施建设,出台文件规定公厕女性厕位数量为男性厕位的1.5倍至2倍,今后公厕建设中1:1厕位设置将不复存在。今后在福建,增加女性厕位也成为体现“男女平等”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。…[详细]
2007年4月6日,福州市460座公厕免费开放,政府为公厕埋单;2008年5月1日《厦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》正式实施,全市环卫公厕将取消收费,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。从此,市民急不可耐冲至公厕,却找不出零币的尴尬画面成了过去式,也标志着福建的公共卫生服务上升到城市发展的新层面。…[详细]
9日召开的福建省城市公厕建设工作会议出台《福建省城市公厕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按有关标准,福建省城市主城区公厕缺口1000座以上。大部分城市公厕设置的数量、标准和管理水平与群众需求有较大差距。福建省明确提出要开展“厕所革命”,抓好城市公厕建设,达到“城区每万人有3-4座公厕,所有城市、县城步行10-15分钟就能找到一座简易厕所,步行25分钟左右就能找到一座标准公厕”的目标。
目标:2010年-2011年上半年,福建省市、县(区)城区和试点小城镇将新增1050座公厕,并确保每个县(市、区)城区新增公厕中有一半以上是新建标准公厕。
点评:公厕前进一小步,城市文明也将随之迈进一大步。而现在的情况是,由于观念和心理上的歧视,只有大家在内急和“蹲坑”时才会真正关心公厕的存在。是时候把我们常说的“15分钟如厕圈”变成现实了。
市区或繁华街道人流量很大,对公厕的需求特别明显。有一个困扰是道路两旁公厕指示牌,相当一部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。有的躲在树荫中小巷内,有的遭人为破坏散落一旁,有的干脆连指示牌都没有。
大部分指示牌更是在夜晚便丧失其功能。在这方面,环卫部门还需要在细微之处见服务,别的城市采用“夜间荧光指示”也是一种借鉴。
在福州津泰路安泰楼内有个固定公厕,但当笔者走进公厕时,一股刺鼻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,光线阴暗、地面潮湿,这样的厕所却还在实行收费如厕。福州屏山公园,一个附近小区居民夜晚健身的公共场所,园内仅有的一间免费公厕卫生条件也让人感到烦扰,抽水马桶常被人为破坏,却无人来维修,站在门口十几米就能闻到扑鼻恶臭,更让人无奈的是,这间公厕连洗手池也没有配备,蚊虫叮咬更是司空见惯。
在福州东街口邮电大楼旁有一间东街口最大的公厕,这间厕所却让附近上班生活的市民感到无奈。在男厕所的墙面上,有几个令人触目惊心的字:“同性恋场所!”
此外,公厕在解决大家一时之急后,还被一些人用来发泄自己的情绪,公厕被打砸的报道时有发生。公厕的墙壁和门也已成为一些人污言秽语的留言板和广告宣传栏。
马路边,将公厕分“等级”“星级”,并且是免费,自然赢得赞许一片。因为现在的公厕缺乏太多人性化服务。但是,公厕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市民的“方便”,所以便捷干净更重要,至于“观赏价值”,似乎还没有哪座厕所因装修豪华而专程前往参观,厕所的豪华环境并不能代表城市品位的提升。..[详细]